本报讯 首席记者鄢玫报道:落实科学发展观,人才为先导。江西农业大学充分发挥“农”字号优势,做强特色学科、培养领军人才,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已成长为业界翘楚,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尊重与认可。在3月底敲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,江西农业大学有3人入选科学家岗位。
本土人才挑大梁,是江西农大创新团队的最大特点。因为学校地处市郊,加之底子薄、财力弱,要想引进国内外知名学者较为困难,学校便立足本土,出台优惠政策,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教育:拿到博士学位回校,学校一次性发放住房补贴10万元至15万元,并安排3万元至5万元科研启动费。这对于经费并不宽裕的江西农大来说,传递的是学校求贤若渴的决心。目前全校200多名博士中,学校出资培养的比例高达71%。同时,江西农大积极扩大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,近7年,有近200人次获得出国学习、考察、培训的机会。
黄路生、贺浩华、郭晓敏、任军、瞿明仁、曾志将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。而动物遗传育种、作物遗传育种、作物栽培、森林培育、动物营养等学科团队在国内已小有名气。
良好的成长环境,是江西农大创新团队崛起的内在动力。这里有潜心科研的好平台。以重点实验室为载体,凝聚高端人才,培养学科精英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——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,走出了全省首位德国“洪堡”学者、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,聚集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青年才俊,6名博士从国外一流大学学成归来,2人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。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——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,走出了农业部南方水稻片区首席专家。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——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,诞生了我省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。
这里有淡泊名利、团结协作的好传统。以国家级教学名师杜天真为首的森林培育专业团队,有6名博士分别研究林木养分管理、植被恢复与重建等不同方向,因为精诚合作,林木基地、科研数据等共建共享,每年都能承担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大项目,还获得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。
鼓励冒尖、尊重创新,让人才感到事业有奔头。博士生导师曾志将见证了江西农大养蜂研究从无到有,直至在全国取得一席之地。1987年,江西农大给刚毕业不久的曾志将开设了养蜂专业课程,后来因为科研需要,又给他建了一个蜂场和专门的蜜蜂研究所,一个新兴的学科就此壮大。为了积蓄后备人才,今年,江西农大首次评选出12名35岁以下的“未来之星”,农学院的张志勇、国土学院的陈文波还享受“开小灶”,得到数十万元的设备购置费强化实验室建设。